撰稿:秘書室
走進幼保系的表演藝術教室,各式各樣的打擊樂器,大型的如立奏型木琴、爵士鼓;小巧的如響板、造型沙鈴,讓人眼睛為之一亮,以為是來到音樂系專業教室,而對這些樂器如數家珍、視如珍寶,而且隨手一拿就能即興演奏的就是本月之星—游苑平老師。
談到對打擊樂這麼的投入原因,游老師提及她非常推崇德國作曲家、音樂教育家卡爾奧夫(Carl Orff)的音樂教育理念—音樂、語言、律動三者是相互結合的,而游老師認為打擊樂是非常好的訓練,打擊樂可以合奏形式表現,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訓練肢體的靈敏度,與團隊成員互動學會傾聽、分享,在伙伴還沒熟練樂曲時學會等待,等到完成演奏時學習欣賞合奏之美,訓練演出瞬間的抗壓性、應變力與掌控力。原來音樂不只是音樂,更是一種培養人格的教育方式。對幼保系同學的訓練不僅於打擊樂教學,游老師更要求幼保系學生培養音樂活動設計、活動企劃與執行、創造性肢體律動…等教學能力,未來才能在幼兒音樂教育上有所貢獻。游老師也爭取了每年校慶音樂成果展的演出,為的就是讓學生有展現成果的機會,校慶音樂會已舉辦多年,每年的表演曲目風格皆不盡相同,包含了世界名曲、卡通音樂、兒童歌謠…,曲目編排與演出設計都來自與當屆學生的討論與激發,每每總讓來賓驚艷不已,觀眾的掌聲不是她最有成就感的,最感動的是看到學生自願額外花時間練習、從學期初的生澀到熟練、演出前不慎手傷也堅持要參與演出的學生。49週年校慶音樂會還有個讓她感動的小故事,修打擊樂課程的東北師範大學交換學生們,因返回家鄉無法參與最後的演出,還特別創作題辭、親自錄製祝福影片,游老師也將這段影片作為那次演出的開場片頭。
在游老師眼中每個學生都是可愛的,談到學生總是流露驕傲之情,問她沒生過學生的氣嗎?她說:生氣倒不至於,但遇到他們不乖時就像對孩子般拍拍屁股摸摸頭。她認為每個學生都有優點和潛力,只是等待被啟發,在課堂上最重要的就是兩件事:教學法的示範與能力的建立,學生的能力透過情感與技藝的提升可以被建立,有了能力學生就會更有自信,加上各種教學法的演練,和學生自我的創造,學生往後在幼兒教學上自然能得心應手。
擁有美魔女外貌的游老師自奧地利莫札特音樂暨藝術表演大學(Universität Mozarteum Salzburg)音樂與律動教育研究所畢業後,投入教職已近20年時間,進入大仁科大幼保系任職亦有十多年,不僅桃李滿天下,學生的年齡層更廣泛,從幼稚園小班到樂齡大學的七十多歲爺爺奶奶,除了幼保系也有藥學、休管…等各系及大陸交換學生,有看不懂樂譜也有程度極高的音樂系學生,但她總不厭其煩依照學生程度分組適性教學,不斷鼓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自信,在她身上散發的仍是滿滿對音樂教育的熱情,還有一股對學生的溫暖與期許,這也就是她永保青春的重要原因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