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 - 雷電戰機
P. 2
留在本場從事「雷電機」的生產工作,這是日本的殖民政策之ㄧ。
「雷電機」性能的確優越,是美軍 B29 的剋星。B29 的上昇限度是九七○○,
而「雷電機」只需九分四十五秒即可上昇到八○○○B29 的最高時速為五七六公
里,而「雷電機」為六五○里,且裝有四門強砲,故很快就可攔截擊落 B29,減
少空襲的災難與損失。「雷電機」共生產了四百八十機,產生極大的防衛力量。
所以當時的台灣少年工的確對日本作了極大的貢獻。
台灣少年工以十三歲幼年離家背井,東渡扶桑,舉目無親,精神極度苦悶。
隨著戰局日益惡化,經濟日趨困窮,物質生活又十分貧乏,三餐飯都要半參豆粕
(在台灣是豬牛的飼料),衣鞋類實施「點券配給制」,無點券者買不到衣料。三
餐難飽,嚴冬難暖。營養失調,病患頻增。日常生活又是嚴格的軍事管理,偶爾
犯錯則受嚴厲軍事制裁。當時工場尚無自動化系統,一切靠勞力,故工作繁重,
工時長,休息少。這對台灣年輕少年工,實難忍受,他們身居客地,時常暗流眼
淚,其情堪憐。
戰爭末期,美空軍對日本本土的空中攻擊加劇。高座海軍工廠的各工場雖大
部分遷入地下室作業,但美空軍日以繼夜的疲勞轟炸,在高座本廠及在其他地區
軍需工場的台灣少年工死傷亦多。戰後(一九六四)這位曾指導與照顧過台灣少
年工的早川金次,在上草柳的善德寺境內興建「太平洋戰爭戰歿台灣少年慰靈
碑」,以慰因戰爭或病死在日本的台灣少年工之靈;並藉機譴責戰爭的愚蠢、悲
慘和恐怖;更向世界呼籲人類的永久和平。一九六九年十月,早川金次又訪問台
灣,透過台灣各縣市組織的「留日高座同學會」的安排,個別往拜在日死亡少年
工之墓。隨後出版了一本書《流星─高座海軍工廠與台灣少年工的回憶》,讓所
有日本人知悉並感謝戰時台灣少年工對日本的勞苦。
日本投降前夕(八月十四日晚)日本激進派的少壯軍官火田中少佐與椎崎中
佐,知悉投降已成定局,投降詔書以錄妥,他們認為時不容待,發動政變,擬佔
領宮城,欲阻止投降詔書之廣播。當時,厚木三○二海軍航空隊的司令小園上校,
高唱續戰。他於是日晚,召集基地官兵訓話:「日本投降,厚木航空隊絕不投降,
高座航空場已遷地下室,糧食尚足二年,可繼續生產雷電機,作持久戰,雖孤立
無援,或被指為叛逆,亦不投降。」八月十五日上午台灣少年工受命各在工場前
整隊,大家不知何事,結果是聆聽日皇的投降詔書廣播。少數的日籍工員聆之哭
泣流下哀傷之淚,台灣少年工則心中歡悅,但在厚木航空隊高唱續戰之下,不敢
強作反應。後來叛變的厚木航空隊司令被捕,結束續戰之短劇,不然必有一場內
戰,台灣少年工恐遭受池魚之殃。
由於厚木基地司令反對投降,主張續戰,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便指定
厚木基地為登陸地點,日本軍方因而迅速逮捕反叛司令,解除基地武裝。動用數
千台灣少年工整理機場場地,以便大型運輸機的降落。最後,把基地及高座工廠
所有飛機卸下螺旋槳,整齊排列在基地外側,以迎接麥帥。八月廿八日(一九四
五),改變日本歷史的日子終於來臨,由天吉上校率領的先遣隊一四六人到達。
三十日麥帥及第八軍司令愛克帕格將軍到達,接著廿二個師團三十餘萬美軍進駐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