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謝重光教授蒞校演講。謝教授之介紹由福建、臺灣和廣東,是民間信仰最為興盛的地區談起。但對各種民間神明的起源、演變,對民間信仰的本質和功能,卻未必都清楚。今天在閩粵和臺灣民間香火最為鼎盛,同時也受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福建移民的後裔所供奉的神,如媽祖、保生大帝、廣澤尊王、清水祖師、三山國王、定光佛和臨水夫人等,都是在這一高潮中造出來的。
經由此次演講對三山國王的源流與演變有更清晰的掌握,例如自然崇拜的人格化,也就是三座鎮山的山神。三山神本是界石神,是一種出於古代自然崇拜的遺風,後來人們將這種自然崇拜人格化,從三山國王信仰的崇拜物件來說,其屬於聖賢崇拜的部分。三山國王信仰雖然不是粵東福佬系和客家系民眾創造的,但後來粵東福佬系和客家系民眾卻成為三山神的主要信奉者。
察其所由,主要起作用的因素有三端:三山國王以山神的身份,擔當起社神的職能。第二,韓愈入鄉隨俗,祭祀三山神,促使粵東漢族移民接受三山國王信仰。第三,漢族移民的大量遷人,粵東土著民族或被迫外遷或被漢族同化,土著民數量逐漸減少。漢族移民日益增多,最終出現了反客為主的情況,同時也就造成了粵東福佬人和客家人是三山神的主要信奉者的現象。
在台灣把客家人稱為粵人,把講閩南話的福佬人稱為閩人。客家、福佬二系之分被視為粵人、閩人之分。原來閩人之中也有客家(汀州人),粵人之中也有福佬(講閩南語的潮汕人)。所以把粵東兩系民眾共同信奉的三山國王說成是粵人的守護神,進而又說成是客家人的守護神。其實說三山國王是客家守護神不正確,說它是福佬守護神也不正確。正確地說,三山國王是包括畬族、福佬、客家在內的粵東民眾共同的守護神,就臺灣和東南亞地區而言,三山國王是粵東福佬和客家移民共同的守護神。
演講會後發問時間,例如呂進財秘書提問關於「民間信仰」較無市場,宜如何因應?謝教授也認同將此列入文化資財、文化遺產、文化創意產業。因為這些神是人創造出來的,相信也可以創造生動活潑的樣貌來傳播,以及更多的相關文創產業。